曾國藩后人_曾國藩后人今何在
德以滿而損,福以驕而減矣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湘鄉曾氏文化世家的大人才群體中,有一批杰出的女性人才。除前文中已提及到的曾昭燏、曾昭氕、曾寶菡、曾昭懿、曾憲楷外,曾國荃的玄孫女曾憲植,1927年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,192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,同年同葉劍英結婚,1946年曾任鄧穎超的秘書,建國后曾任全國婦聯**。曾國華之孫女曾廣鏞,創辦長沙淑慎女校;曾國藩之曾孫曾寶蓀,創辦長沙藝芳女校;曾寶荀,主持長沙藝芳小學。此外,在曾氏文化世家的女性人才群體中,還有三位才女媳婦。一位是郭筠,曾國藩的兒媳,曾紀鴻的夫人,其父郭沛霖與曾國藩為同科進士;二位是劉鑒,她是曾國荃的兒媳婦,曾紀官的夫人,她的祖父是清嘉慶朝大學士劉權之;三位是陳光璐,曾國潢的兒媳婦,曾紀梁的夫人,她的祖父陳岱云與曾國藩為同科進士。這三位才女媳婦對曾氏文化世家的形成和發展所取的促進作用較大。另外,曾氏家族女兒所生之子,也有不少杰出人物。如:聶其杰,是曾國藩之女曾紀芬與丈夫聶緝椝之子,建國前曾為上海總商會會長;俞大維,是曾國藩孫女曾廣珊與丈夫俞明頤之子,1946年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,1949年去臺灣后曾任“國防部部長”;張庚,是曾國藩曾孫女曾寶菱與丈夫姚源倫之子,建國后曾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。這些杰出人才,可以視為湘鄉文化世家人才群體的外延。
曾國藩子女后代 子:曾紀第(又名楨第,早夭) 子:曾紀澤(1839—1890,字吉力剛,號夢瞻,晚清著名政治家、外交家),妻賀氏(1840—1857,婚后一年難產死,賀長齡女);繼劉氏(1841—1903,繼配,劉蓉之女。生子女各3人) 子:曾紀鴻(1848—1881,字栗誠,數學家),妻郭氏(1847—1935,名筠,字誦芬,《藝芳館詩鈔》作者,郭沛霖之女) 長女:曾紀靜(1841—?,字孟衡),適袁秉楨(乃同鄉好友袁芳瑛之子,性傲慢,不甚長進) 次女:曾紀耀(1843—1881,字仲坤),適陳松年(字遠濟,茶陵人,好友陳源兗之子,曾隨紀澤出使歐洲,幼育于曾國藩家,有隱疾) 三女:曾紀?。?844—1912,字鳳如),適羅允吉(1846—1888,字兆升,湘鄉人,羅澤南子) 四女:曾紀純(1846—1881),適郭依永(1845—1869,字剛基,一名立篪,湘陰人,郭嵩燾子) 五女:曾紀芬(1852—1935,晚號崇德老人),適聶緝槼(1855—1911,字仲芳,衡山人,聶亦峰子) 侄子:曾紀梁(魏氏) 侄子:曾紀渠(朱氏) 侄子:曾紀瑞(江氏) 侄子:曾紀官(歐陽氏,劉氏) 侄子:曾紀湘(易氏) 侄子:曾紀壽(李氏,李氏,勞氏)
曾國藩這位被清王朝稱為“中興第一臣”、封建社會貨真價實的“高干”,不管天下風云變幻,幾番改朝換代,其家庭始終保持著嚴謹的家風,后代也各有建樹。他的兩個兒子,二個是著名外交家,一個是著名數學家;孫輩中曾廣鈞23歲即中進士,是翰林院中年紀最輕的,其他的也都從政從軍,善始善終;曾孫輩則多是學者,各有專長。特別耐人尋味的是,曾家后代在后來國共兩黨的斗爭中,兩方都有其代表人物:國民黨“國防部長”俞大維的母親曾廣珊是曾國藩的孫女,共產黨元帥葉劍英(也曾任過國防部長)的夫人曾憲植,則是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的玄孫女;國民黨的“國大代表”、后任臺灣大學校長曾寶蓀,是曾國藩的長曾孫女,共產黨原高教部副部長兼全國科聯**曾昭掄,則是曾國藩之弟曾國潢的曾孫??梢赃@樣說,曾家數代無一廢人,未出一個紈绔子弟,這與曾國藩的家風是分不開的。
曾國藩夫婦與他們的兒子
曾國藩后人_曾國藩后人今何在圖文推薦
Copyright©2023寵物網www.www-999906.com/版權所有 備案號:魯ICP備20000893-7 網站地圖
聲明: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,根據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,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,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。聯系QQ;1535866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