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動亂時代。一切都在搖蕩不定之中,一切都在隨時變化之中。人們很難計算他們的將來,即使是最短的將來。這使一般人苦悶;這種苦悶或深或淺的籠罩著全中國,也或厚或薄...
——介紹郭沫若著《十批判書》 約莫十年前,馮友蘭先生提出“釋古”作為我們研究古代文化的態度。他說的“釋古”,是對向來的“尊古”“信古”和近代的“疑古”而言,教我們不...
——悼聞一多先生 一 聞一多先生在昆明慘遭暗殺,激起全國的悲憤。這是民主運動的大損失,又是中國學術的大損失。關于后一方面,作者知道的比較多,現在且說個大概,來追悼這...
信步走下山門去,何曾想尋幽訪勝? 轉過山坳來,一片青草地,參天的樹影無際。樹后彎彎的石橋,橋后兩個俯蹲在殘照里的獅子。回過頭來,只一道的斷瓦頹垣,剝落的紅門,卻深深...
前天北平報上有黎錦熙先生談國語教育一段記載。 “他認為現在教育成績最壞的是國文,其原因,第一在忽視誦讀技術……他于二十年前曾提倡新文學運動,也曾經提倡過歐化的文句。...
新文學運動的開始,斗爭的對象主要的是古文,其次是禮拜六派或鴛鴦蝴蝶派的小說,又其次是舊戲,還有文明戲。他們說古文是死了。舊戲陳腐,簡單,幼稚,嘈雜,不真切,武場更...
倫敦的博物院帶畫院,只檢大的說,足足有十個之多。在巴黎和柏林,并不“覺得”博物院有這么多似的。柏林的本來少些;巴黎的不但不少,還要多些,但除盧佛宮外,都不大。最要...
“外國也有乞丐”,是的;但他們的丐道或丐術不大一樣。近些年在上海常見的,馬路旁水門汀上用粉筆寫著一大堆困難情形,求人幫助,粉筆字一邊就坐著那寫字的人,——北平也見...
柏林的街道寬大,干凈,倫敦巴黎都趕不上的;又因為不景氣,來往的車輛也顯得稀些。在這兒走路,盡可以從容自在地呼吸空氣,不用張張望望躲躲閃閃。找路也頂容易,因為街道大...
歇卜士太太(Mrs.Hibbs)沒有來過中國,也并不怎樣喜歡中國,可是我們看,她有中國那老味兒。她說人家笑她母女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人,那是老古板的意思;但她承認她們是的,她不...
我這一回寒假,因為養病,住到一家親戚的別墅里去。那別墅是在鄉下。前面偏左的地方,是一片淡藍的湖水,對岸環擁著不盡的青山。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,越顯得清清朗朗的。水面...
在北平住下來的人,總知道逛廟會逛小市的趣味。你來回踱著,這兒看看,那兒站站;有中意的東西,磋磨磋磨價錢,買點兒回去讓人一看,說真好;再提價錢,說那有這么巧的。你這...
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誕節。英國人過圣誕節,好像我們舊歷年的味兒。習俗上宗教上,這一日簡直就是“元旦”;據說七世紀時便已如此,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,雖然將“元旦”改到...
提到歐洲的吃喝,誰總會想到巴黎,倫敦是算不上的。不用說別的,就說煎山藥蛋吧。法國的切成小骨牌塊兒,黃爭爭的,油汪汪的,香噴噴的;英國的“條兒”(chips)卻半黃半黑,...
杜甫《最能行》云,“若道士無英俊才,何得山有屈原宅?”《水經注》,秭歸“縣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,累石為屋基?!笨磥碇皇且欢褷€石頭,杜甫不過說得嘴響罷了。但代遠年...
一 圣陶兄: 我等八月二十二日由北平動身,二十四日到哈爾濱。這至少是個有趣的地方,請聽我說哈爾濱的印象。 這里分道里,道外,南崗,馬家溝四部分。馬家溝是新辟的市區,姑...
威尼斯(Venice)是一個別致地方。出了火車站,你立刻便會覺得;這里沒有汽車,要到那兒,不是搭小火輪,便是雇“剛朵拉”(Gondola)。大運河穿過威尼斯像反寫的S;這就是大街。...
自己是長子長孫,所以不到十一歲就說起媳婦來了。那時對于媳婦這件事簡直茫然,不知怎么一來,就已經說上了。是曾祖母娘家人,在江蘇北部一個小縣份的鄉下住著。家里人都在那...
說起冬天,忽然想到豆腐。是一“小洋鍋”(鋁鍋)白煮豆腐,熱騰騰的。水滾著,像好些魚眼睛,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里面,嫩而滑,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。鍋在“洋爐子”(煤油...
從民國六年,北京大學征集歌謠以來,歌謠的搜集成為一種風氣,直到現在。梁實秋先生說,這是我們現今中國文學趨于浪漫的一個憑據。他說: 歌謠在文學里并不占最高的位置。中國...
從前看慣舊小說的人總覺得新小說無頭無尾,捉摸起來費勁兒。后來習慣漸漸改變,受過教育的中年少年讀眾,看那些斬頭去尾的作品,雖費點勁兒,卻已樂意為之。不過他們還只知道...
小燕子其實也無所愛, 只是沉浸在朦朧而飄忽的夏夜夢里罷了。 ——《憶》第三十五首—— ①俞平伯的第三本詩集。 人生若真如一場大夢,這個夢倒也很有趣的。在這個大夢里,一定...
《老張的哲學》,為一長篇小說,敘述一班北平閑民的可笑的生活,以一個叫“老張”的故事為主,復以一對青年的戀愛問題穿插之。在故事的本身,已極有味,又加以著者諷刺的情調...
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里“中西絲竹和唱”的三曲清歌,真令我神迷心醉了。 仿佛一個暮春的早晨,霏霏的毛雨①默然灑在我臉上,引 起潤澤,輕松的感覺。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...
一九五四年秋,我在香港寄了本《秧歌》①給胡適先生,另寫了封短信,沒留底稿,大致是說希望這本書有點像他評《海上花》②的“平淡而近自然”。收到的回信一直鄭重收藏、但是...
Copyright©2023寵物網www.www-999906.com/版權所有 備案號:魯ICP備20000893-7 網站地圖
聲明: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,根據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,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,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。聯系QQ;153586623